来源: 阿克苏福彩 2019年07月05日 责任编辑[ ]
中国福利彩票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发行宗旨,在过去的2014年至2018年,4年间福彩公益金向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金华社会福利中心投入资金1148.8万元,为温宿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福利彩票公益金是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到温宿社会福利设施的建设当中,有力促进了温宿县整体社会福利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
福彩公益金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年来,温宿县金华社会福利中心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将这句话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6月10日上午,记者在温宿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温宿县金华社会福利中心。
步入温宿县金华社会福利中心,远远地就看到葡萄架下坐满了晒太阳的老人们。绿意盎然的环境,仿佛走进一处恬静的农庄。老人们或坐、或靠、或躺,各选中意的位置、中意的姿势,静静地享受着夏日阳光带来的浓浓暖意,阳光照在老人的脸上,一切显得恬淡而安然。
“有了福彩资金的支持,老人们才能这样安心的享受生活。”温宿县金华社会福利中心的院长阿迪莱·吐尔迪告诉记者,温宿县金华社会福利中心,现在全院共集中供养老人78名(男48名,女30名),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60岁。其中无自理能力老人9名、半自理能力老人27名。其中残疾老人11名、精神病患者5名。此外,全院还有孤儿19名(男7名、女12名)。
“老人家您好,您在这边过得怎么样啊?”
“好,好,都好。”
今年65岁的艾买提·买米提力老人来自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作为“五保户”的他,在2014年1月入住中心。老人见记者过来,高兴得上来和记者握手。
“这边比我以前住的平房好太多了。尤其是在冬天,暖气热热的,真是舒服。”艾买提老人笑着说道,在福利中心,到点了有饭吃,衣服脏了有人洗,日子过的安逸而舒心。
“不光这样,我们每个月还有50多块钱的零花钱呐。”坐在一旁的买买提斯迪克·提力瓦力迪老人说道:“我比他早三年住进来,现在的住宿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住的是平房,哪有现在的楼房住的舒服啊。”
买买提斯迪克·提力瓦力迪老人今年72岁了,同样是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的“五保户”,他看着记者回忆道:“以前,大家住的都是平房,没现在的楼房这么亮堂、气派,也没楼房暖和。遇到雨天、雪天,想出去走走转转都不行,现在好了,房子大,宽敞,而且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他说的好玩的东西是我们新设置的按摩椅、电子足疗桶这些东西。”阿迪莱带着记者走进了老人们所说的好房子。
在三楼,记者看到,这里设置有按摩室、足疗室、棋牌室和阅读室,可以说可供老人们享受和游玩的种类多种多样。
在按摩室,中心医生阿米娜·买买提正陪着62岁的热比汗·肉孜老人用按摩室内两台按摩椅中的一个做着按摩。
“她没事就喜欢过来按一按、揉一揉,我们得找人全程盯着,要不老人不会用,把强度调的太高,伤着骨头就不好了。”中心医生阿米娜·买买提说,老人们年龄大了,大多都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按摩椅控制不好容易受伤。
热比汗·肉孜老人坐在按摩椅上,拍了拍医生的手说道:“福利院的员工就像我的儿女一样,无时无刻地围着我们转,个个都是贴心的‘小棉袄’。”
在一旁还设置着一个医疗室,常备着高血压、心脏病等药物。阿米娜·买买提说:“我们每天上午都会为老人们量血压,测心跳,确保他们身体健康。” 一边说着,医生随手拿出了一个老人的健康档案,上面详细的记录着老人的身体状况。“除了老人有医务室,孩子们也有一个医务室。我们为每一位老人和孩子都建立了健康档案,努力做到小病不出院,大病进医院,并且费用全包。”
阿迪莱告诉记者,敬老院成立以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思想”,把“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把自己当作老人的儿女,象孝敬父母、长辈一样对待院里的老人,细心观察老人的需求,贴心为老人服务。敬老院工作人员自入院以来,他们大多放弃了照顾家里老人、孩子的时间,放弃了节假日,全身心的投入到敬老、爱老的事业中。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五保老人服务。五保老人的冷暖他们时刻记挂心上,什么时候该添制夏衣冬被,他们提前作好了准备;五保老人有了病痛,请医拿药,忙过不停,对待五保老人胜过自己的亲人。负责特护的服务员,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端水、喂饭、洗衣擦身、端屎端尿,经年累月,不怕脏、不怕累。他们并没有特殊的津贴,仅仅是凭自己的责任心、爱心,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工作。
来到老人们的宿舍,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有两张床,一个衣柜,床上的被子和柜子里的衣物放的整整齐齐。房间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按老人们的话说,“住在这里跟住在宾馆一样。”
“我们有9名护理工,每隔三五天就会对所有的被褥和床单进行拆洗,对老人和孩子的衣物进行清洗,并每周发放日用品,保证老人和孩子们的健康生活。”阿迪莱说,他们的任务就是照顾好这里的老人和孩子,缺什么补什么,做好后勤保障。
“在温宿县民政局的统一领导下,院里组建领导班子,加强对敬老院的领导和管理。我们实行得是分片包干制,两名护理员负责19名孤儿的饮食起居,每名护理员负责10名老人的生活,建立每周卫生检查制度,与老人谈心谈话制度,以更加精细的管理服务老人。”阿迪莱说。
阿迪莱告诉记者,福利中心不仅在物资上满足老人和孩子们的需要,也时刻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引导孩子们积极向上。在每个老人和孩子的心中营造浓浓的亲情氛围,让他们都能找到家的感觉。
“有几位老人刚入院的时候,因过不习惯院里的生活,心里有抵触情绪,火气特别大,并且假装生活不能自理,每天躺在床上让服务员侍候。服务员知道老人的心结,就象对待亲人一样,每天一日三餐喂给他吃,还给他们洗脸、洗脚、剪指甲、端屎端尿。在服务员坚持不懈的感召下,老人逐渐找到了家的感觉,不但站起来自食其力了,还在院种植地斩草灭虫,呵护蔬菜。”阿迪莱说。人心换人心,只要用一颗真心温暖老人和孩子,他们也会返回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阿迪莱还告诉记者,无论是大到上千块的按摩椅,还是旁边几十块的麻将,几块钱的扑克,包括老人们日常服用的各类药剂,穿戴的衣物,都离不开福彩公益金的大力支持。
“这栋楼里大大小小的家具、设备,大多都是福彩公益金的“双集中”提升改造项目及设备设施购置专项资金在支持的。”阿迪莱说。
记者了解到,温宿县敬老院成立于1958年,在2005年和2012年分别进行了扩建,才有了现在的建筑面积3445平方米,高五层的生活楼。现使用生活楼于201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2014至2018年之间,累计投入福彩资金800多万元,主要用于楼房提升改造、环境建设和设施购置等方面,让住在这里的老人和孩子享受到各种便利服务。
不光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因老人们行动不便,虽然有电梯,中心还是把老人们集中安置在一二三层,在往上就是孩子们的宿舍。
“我们院里现在有19个孤儿,大多都在上学,今天是周一,只有几个刚刚高考完试的孩子在宿舍休息。”阿迪莱带着记者走进孩子们的宿舍,和老人们不同的是,孩子们睡的是双层床,男生宿舍稍显凌乱,女生宿舍在姑娘们的打理下整齐而明净。
“我们是孩子们的家长和监护人,但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必须让孩子们学会自理、自立,学会生活。”阿迪莱说。
“这里是我家,我理所当然要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古丽格娜·祖卜敦声音清脆而洪亮,面对陌生的记者没有丝毫的胆怯。
“高考成绩怎么样?”
“感觉还可以,我想到内地去上学。”稚嫩的脸上显出坚毅的表情,“我一定要出去看看,把外面世界新奇的东西带回来,分享给我的弟弟妹妹们。”
阿迪莱告诉记者,19名孤儿中小的只有七岁,刚上小学,最大的已经21岁,在昌吉师范大学就读。“孩子们大多都在温宿县就近上学,我们有专车每天接送。其中有5个孩子在阿克苏职业学校上学,包括在昌吉上大学的孩子,我们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发放900元的生活费。”
阿迪莱说:“每周我们都会组织孩子们开展各类爱国教育活动,读一本好书、看一场爱国电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努力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据介绍,2014年至2018年,仅老人和孩子们的生活费用,累计投入福彩资金近300万元,让老人和孩子们不仅拥有一个安身之地,更享受到了幸福的生活。